欢迎访问保山市电子政务网站集群,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县 龙陵县 昌宁县
 首页  政协概况  政协动态  政策法规  党派信息  区县政协  学习教育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议政建言>>建言献策>>正文
永昌文化品牌是保山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选择 魏国彬
2014-12-03 16:19  

一、成熟文化的评价标准与哀牢文化、抗战文化

“文化构造理论”认为,文化具有层次性,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和深层的观念文化。而且,它们总是由客观的物质世界向作为物质与观念的中介的身体行为再到莫测高深的观念世界这样一个顺序递进式推进的。我们评价一种文化是否是成熟形态的文化,其评价标准应该是文化结构的完整性,即成熟形态的文化必须具备三层结构,具有传承文化的核质——观念文化层面的语言符号。也就是说,只有我们要审视的文化具备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这三个层次,那么我们才能够说这种文化是成熟形态的文化。一般来说,成熟形态的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影响力上要强于其他不成熟的文化。例如,基督教文化之所以从诞生起就风靡全世界,就是因为它具备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基督教堂是基督教的文化物质形式,在胸前划十字架的手势、做祷告的制度则是基督教的行为文化,以《圣经》为载体的基督精神是基督教的观念文化。由于成熟形态的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在选择文化品牌的时候,成熟形态的文化应该是文化品牌建设的首选对象。

保山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如翡翠文化、移民文化、马帮文化、民族文化等。在这样众多的文化类型中,哀牢文化和滇西抗战文化是目前保山文化建设议题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两种文化。

从成熟形态的文化评价标准来看,哀牢文化不具备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它不是一种成熟形态的文化,所以,迄今为止哀牢文化的品牌代表性也难以让社会各界所认可:第一,哀牢文化物质层面的东西太少。哀牢古国的都城遗址或部落遗址均没有发现,哀牢王墓葬也没有踪影,极为有限的文化遗存如九隆神话、哀牢夫人墓、哀牢古寺等都不能够充分证明哀牢文化的成熟程度。第二,哀牢文化行为层面的因素并不突出。我们目前并不清楚哀牢民族的民俗习惯,也难以确认哀牢民族的重要节日,更不用说他们是否具有民族礼仪、民族禁忌、民族习惯法等之类的行为规范。第三,哀牢文化观念层面的民族精神几乎没有表现。作为观念文化的承载媒介,哀牢民族的语言是什么,他们是否产生过文字,我们目前也并不清楚。哀牢民族之所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同化掉,我想关键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没有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精神的凝聚手段。作为一种不成熟的文化形态,缺乏文化形象载体的哀牢文化显然不适宜作为保山文化建设品牌,难以突出保山文化的整体特色。

从文化结构的层次来看,抗战文化具备文化的两个层次要素,一是具有物质层面的文化遗存,如松山战役遗址、滇缅公路、董家沟日军慰安所等;二是具有观念层面的文化精神,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中美合作的国际主义精神、开路架桥的吃苦耐劳精神等。但是,行为层面的行为文化并不突出,战斗对立行为不能够被传承,因此,抗战文化尽管被炒得火爆,但是它却不是一种成熟形态的文化。另外,抗战文化还存在着不利的因素:(1)滇西抗战的时间太短,难以支撑保山厚重的历史文化;(2)滇西抗战的主体既不是中国共产党,也不是保山本地人,难以反映保山文化的整体风貌;(3)滇西抗战的文化倾向主要是对立,而不是和谐,不适宜当今的发展主流——社会和谐,也不利于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和睦关系;(4)抗战文化不具有唯一性,全国各地都在打抗战文化牌,不利于文化品牌的塑造与形成。所以,把抗战文化作为保山文化的品牌来建设,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保山文化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二、永昌文化的同名误解与区别

在文化品牌竞争当中,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与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具有同名的关系,存在干扰的可能性,但是,在文化品牌的塑造上,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具有特殊的优势。如果二者真的形成市场竞争,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将会凭借文化历史的悠久性、文化精神的特色性和文化因子的知名度而领先于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

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历史悠久。如果把哀牢文化作为永昌文化之源,把哀牢部落王国的历史看作是永昌文化的起始阶段,那么永昌文化的历史又可以前推到战国周赧王时期,永昌文化则达到23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西汉元封二年孝武帝(即公元前109年)拓边建政设立不韦县算起,那么永昌文化则有约2100年的历史。如果从东汉孝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哀牢归汉正式建立永昌郡算起,那么永昌文化也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甘肃金昌市永昌县以“永昌”命名的行政区域建制最早见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当时称“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雍正三年(1725)改为永昌县。从此,县级建制一直沿用至今。如果从最早启用“永昌”这一名称算起,永昌县的永昌文化也只有约700年的历史。尽管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与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同名,但是,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要早诞生1300年,永昌文化的积淀要深厚得多。

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丰富多样。与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相比,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具有文化本质上的差异性和文化精神上的特色性,这就是:保山是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家园。与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相比,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是以主流文化为核心的综合性边地文化,体现出多元文化的主流性倾向,它包含有古道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侨乡文化、翡翠文化等。我们保山的“永昌”得名主要是来源于汉朝皇帝。在哀牢归汉设立永昌郡之时,东汉明帝将寄寓永远昌盛之意的“永昌”一词赐予了我们保山,使“永昌”一词最早用于我们保山。实际上,永昌的得名更多的是体现和谐包容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愿望。尽管如此,但是,主流意识形态并没有抢占其他文化的生存空间,而是为其他文化创造了和谐共赢的生存条件。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这一名称主要来源于蒙古王族。南宋宝庆二年,西夏宝义元年(1226年),成吉思汗攻取西凉府,消灭西夏,分封窝阔台之子阔端为永昌王镇守河西。后来,阔端之子只必帖木儿继任永昌王。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地设置永昌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甘肃的永昌之名由此得来。而且,从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历史进程来看,永昌县主要是少数民族的争夺之地与管辖之地,民族文化与罗马文化影响深远。尽管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与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同名,但是,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更符合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享誉国史。只要我们全面了解掌握保山的历史文化,熟悉保山的人文景观,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亮点,也是永昌文化成为全国品牌的支撑点。作为蜀身毒道的最靠近边界的一段,永昌古道因张骞出使西域亲眼目睹筇竹杖、桐华布等西南物产而进入国史文献《史记》;作为永昌文化的正式标志,哀牢归汉设立永昌郡成为当时举国欢腾的历史壮举而进入著名历史学家班固的文学名篇《东都赋》;以本土特产翡翠、玛瑙等矿物精炼而成的永子,因光泽柔和、手感润滑、品质突出而让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当中大加赞赏,进而成为明朝皇宫的贡品。应该说,这些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因子是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是否被国史记录,是否被历史名家赞赏,我没有做过详细的考证。但是,从我粗略地历史知识来看,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缺乏具有全国性意义的历史事件,也可能不具有全国性美誉度的文化因子。因此,尽管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与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同名,但是,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具有进入全国文化品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从行政区划与文化品牌层级来看,作为保山文化品牌的永昌文化和永昌县的永昌文化不是处于同一个行政或品牌层级;永昌县的永昌文化要想与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处于同一个层级,那么它就必须要跨越县级品牌层级,跃升于地级品牌层级。从目前的实际来看,永昌县的永昌文化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品牌水平。作为一个地州市,省级品牌才是保山的核心目标。因此,保山文化品牌是以云南省为主要竞争市场的地级品牌,其主要竞争对手是大理的南诏大理国文化或白族文化、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临沧佤族文化、怒江傈僳族文化、德宏景颇族文化、西双版纳傣族贝叶文化等。从目前的竞争市场来看,尽管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与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同名,但是,永昌县的永昌文化与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不处于同一个竞争市场,永昌县的永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不会对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构成品牌竞争关系,在竞争市场不会产生冲突。只有永昌县的永昌文化与我们保山的永昌文化同时成为全国品牌的时候,它们二者才会构成冲突,才会发生品牌竞争关系。所以,尽管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永昌文化与保山的永昌文化同名,但是,保山的永昌文化具有超越于永昌县的永昌文化的品牌层级优势。

三、永昌文化是保山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选择

笔者以为,保山城市文化建设之所以没有地方特色,关键原因是我们保山没有树立文化品牌,因而在城市建设当中就没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意识。确立保山市的文化品牌,笔者以为,永昌文化是首选。而且,永昌文化也是保山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选择,因为永昌文化在保山所有的文化当中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最为成熟的地域文化。

从文化结构的层次来看,既存的永昌文化具备成熟文化的三个层次。永昌文化的物质层面主要体现于永昌古道和永昌古城。作为永昌文化的物质遗存,永昌古道仍然还可以见到残存的痕迹,如澜沧江上的霁虹桥、水寨的梯云路、板桥的青龙街等。永昌古城虽然现在不复存在,但是仁寿门还在风雨中飘摇,太保山上还残存有古城土墙。永昌文化的行为层面主要体现为农耕制度和端阳花市。古代的永昌人(含哀牢人)发现了温润肥沃的保山坝,遵循气候规律精耕细作,把保山坝打造成了滇西粮仓,使之成为永昌文化的生长沃土。端阳花市是永昌古道来来往往的商旅之人带来的。这些商旅之人歇脚住宿,就地贸易,发现了端阳节前后永昌是物产最为丰富的时期,也是鲜花绽放的时期,于是在长期贸易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有别于中原内地的民俗节庆。永昌文化的观念层面主要体现为《永昌府志》和《永昌府文征》。编撰于清朝时期的《永昌府志》是当地人对永昌郡府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进行收集整理的产物,是永昌历史文化的全面总结。《永昌府文征》则全面收录了永昌历史上的所有诗文碑刻,体现的是永昌文化的博大胸怀,展示的是永昌文化的地域精神,记录的是永昌文化的观念形态。从现实既存的文化遗产来看,永昌文化的三个层面均能够找到生动鲜明的历史物证,从而让永昌文化能够得到形象的诠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永昌文化的本质特性主要有历史悠久性、互动主流性、开放包容性和边地滞后性。永昌文化主要得名于保山的古地名——永昌郡。汉明帝在哀牢部落王国归附汉朝政府之后还给原哀牢国属地起了一个很有寓意的行政地名——永昌,寄寓他对哀牢王国这一边疆地区的深情厚望——永世昌盛。从永昌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从九隆开始的2000多年的历史足以让永昌文化成为云南这块红土高原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永昌文化的互动主流性主要体现为永昌的得名、永昌的政治格局和永昌的主体人口。“永昌”这一地名是中原政府与哀牢民族文化互动的产物。永昌地区的政治从哀牢归汉之后也一直是由汉族政权所主导的,尽管在南诏大理国时期永昌地区为南诏大理国政权所管辖,但是这一段时期的历史和永昌文化近两千年的历史相比还是比较短暂的。永昌文化的开放包容性来自于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在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延伸。由于永昌古道的存在,汉族移民(商人、军人和犯人等)可以从多向路径进入保山坝,也可以从多条道路走出保山坝,因此永昌文化可以凭借永昌古道多向辐射,既可以面向世界,又可以回望中原;既能够包容各样的人群,又能够迎纳各种民族和文化。边地滞后性主要是由永昌与中原内地的空间距离导致的。在古代,中原的文化信息流传到永昌地区,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永昌的地域边缘特性必然会体现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上,边地滞后性也就成为永昌文化必不可免的弱势。

永昌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地域精神,中原文化、古道原型的认同心理和开放包容、厚德载物的文化个性。无论是开山架桥,还是长途旅行,没有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是难以克服悬崖峭壁的艰险的。永昌人很多都来自中原地区,都是通过永昌古道长途跋涉来到永昌的,对中原文化的共同记忆被他们刻在墓碑上,记录在文献中。正是由于永昌古道的多向路径特点,永昌文化才会融含古道的开放包容性,将中原文化厚德载物的个性融为己有。永昌文化开放包容、厚德载物的文化个性在《永昌府志》和《永昌府文征》当中能够得到具体鲜明的生动说明。

永昌文化的主要特点体现为多样统一的文化结构、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和谐多样的文化共通。永昌文化就像一棵文化之树,永昌古道是文化的主干,每一种具体文化如古道文化、生态文化、哀牢文化等是永昌文化的枝,每一种文化的具体文化因子如霁虹桥、双虹桥等就是永昌文化的叶,主干、枝和叶都是永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尽管永昌文化种类多样,但是这些文化种类都具有自己的特定位置,都能够各安其位,各守其道,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混合在一起的。正是因为永昌文化具有文化共通的渊源和社会机制,所以永昌文化才会是多样和谐的文化。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永昌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的文化代表。这是因为永昌文化在层级分布的多样性的价值基础之上,不仅营造了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也创造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之源。从国家稳定边疆的角度来看,永昌文化的多样性创造出的开放包容的个性是对外交往的良好的文化基础,有利于构建和平共处的睦邻友好关系,有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在西南边疆地区取得实效,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和平外交政策。

总之,永昌文化品牌是保山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选择,因为永昌文化是和谐多样的文化家园,是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色文化。它以永昌古道的多向多重层次结构来构建文化多样性的统一,以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来体现文化多样性,以人类心理上的文化共通来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和谐。永昌文化以古道文化为核心,以哀牢文化为母源,以滇西抗战文化为亮点,与云南其它地域文化相比毫不逊色!永昌文化作为保山的文化品牌不仅体现主流价值,而且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品牌亮点突出,具有极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保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出台政策以统一品牌认识,构建战略以确立领先地位,挖掘内涵以固化品牌联想,加大宣传以提高知名度,切实推进保山文化品牌建设。只有这样,我们保山的城市文化建设才会迎来特色的春天。

关闭窗口
主办:bet288365备用网址 
bet288365备用网址.政务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人民路50号   电话:2122907
运行管理:保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滇ICP备12002983号-1